唐东平 | 影像的回家与再出发——近观第二届玛曲摄影节在地影像实验的新进展
汉字形意,暗藏玄机,如“观”字之解:鸟飞高处,目览全局,谓之观。本人有幸被邀请参与第二届玛曲摄影节的相关活动,可得以轻松自在、由远及近地观赏两处展场之中的众多优秀作品,欣喜感慨之余,更能深切地体悟到汉语中“观”字的妙用了。
汉字形意,暗藏玄机,如“观”字之解:鸟飞高处,目览全局,谓之观。本人有幸被邀请参与第二届玛曲摄影节的相关活动,可得以轻松自在、由远及近地观赏两处展场之中的众多优秀作品,欣喜感慨之余,更能深切地体悟到汉语中“观”字的妙用了。
“眼前这一片5000亩的防风固沙林,过去寸草不生,和戈壁一个样。春冬季刮起风来,沙子混着泥土就往嘴里钻。”站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黄河岸边,玛曲县自然资源局干部马春林告诉记者。
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首曲,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,不仅以“天下黄河第一弯”闻名,更是一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沃土。近年来,当地通过系统性保护、活态传承与文旅融合,让藏族游牧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夺目光彩。9月24日,“风起黄河”媒体行活动参观调研了玛曲县文化馆。
8月11日,阔别甘南30余年的摄影家郭建设因为第二届玛曲摄影节,与执行策展人张伟提早两三天到达。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,一张当年拍摄于甘南州一场民族盛会上的展出作品,让他与照片中的主人公再次相遇。郭建设感慨地说:“这就是摄影最有意思的地方,你不知道你拍过的东西,在